201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在1月11日落下帷幕,此次图书订货会亮点颇多:数字出版首次进入订货会;首届电子书产业峰会提出成立行业联盟应对盗版危机;手机阅读以“黑马”姿态杀入;电子书产业研究新成果展示。同时,更多紧锣密鼓制定中的图书产业政策,将为2011年中国图书市场的发展带来新变化。
数字
图书订货会落幕
码洋交易破30亿元
201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于日前落下帷幕。据组委会现场统计,图书订货成交码洋32$.$508亿元,比上届的28$.$5亿元增加了4亿多元。图书馆现场采购1$.$22亿元,比上届9200万元增加了3000万元。组委会表示,本届订货会是书业“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首个书业盛会,它所呈现的火爆景象表明,出版业体制改革已显成效,书业已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展示上升趋势。
同时,订货会对整个书业影响明显,传统出版社、网络、电子出版机构、民营书业各方代表云集展会。与上届相比,展位增加137个,总展位达2420个;展场面积增加3000平方米,总面积达4$.$3万平方米。共有600余家各类出版发行和相关机构报名参展。其中,出版社513家,数字出版单位46家,民营批发单位76家,出版相关产业40家。港澳台展区32个展位,共展出了100余家出版机构的图书。此外,图书馆现场采购预置1200个书架被抢订一空,展出了340家出版机构的15万种各类图书,1000余家图书馆人员参与现场看样采购。据知,临开幕前一天还有相关产业和出版单位要求报名参展,导致组委会临时增加了6号展馆。
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汉王科技与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签署数字出版战略合作书,将引进剑桥大学出版社数字版权,并通过其内容平台——汉王书城进行发布。
据介绍,与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合作,是汉王科技继与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日本出版机构CREEK & RIVER Co$.$,Ltd$.$之后在国外图书数字版权引进、发行领域做出的再度尝试。汉王科技副总裁王邦江表示,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群体,外国图书出版商急切希望抓住机会进入,开拓数字版权交易与发行渠道。而汉王电纸书恰好顺应了这个市场需求,为其提供了合适的平台。
关于授权方式和版权费用这一问题,王邦江介绍说,此次合作的版权费用由剑桥出版社定,届时汉王将与其二八分成,而且要做到内容的严格加密,以保证保护版权。目前汉王已在中国香港推出了繁体字版本的汉王书城,并在美国、德国等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重点推广电纸书产品。
聚焦
电子书业者
一齐“炮轰”盗版
“我特别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坐在一起,不是为了争吵,不是为了分别人的那杯羹,而是我们能够坐在一起探讨秩序的建立,能够一起赚到钱,那个时候可能是特别有价值的时期。”不久前在微博上狂轰百度文库的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电子书产业峰会上流露出期待行业联盟建立的想法。
至此,电子书行业成立行业联盟,树立行业规范呼之欲出。就在大会现场,站在侯小强一边的磨铁文化CEO沈浩波也举双手赞成,同时这位曾经的“愤怒诗人”再次“炮轰”百度,沈浩波直言百度文库给予盗版破坏整个电子书行业秩序的机会。其实,百度文库只是众多提供盗版链接的网络平台之一,这让感到愤怒的业内人士思考如何采用更“严厉”的方式。
无论借鉴国外经验,还是考量当下形势,电子书行业缺乏行业自律机制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侯小强之后,凤凰阿歇特总裁王竞也公开提议及时成立行业协会。在她看来,一个能够被盘活起来的产业价值链应该是大家都有钱可赚的,而不是有人高举“用户利益”的旗号使别人不能赚钱,“中国电子书出版、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到了各个参与者坐在一起协商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将不同产业链条上利益不同的各方召集在一起,理性产生一个行会,用市场手段解决我们的困局”。
台湾城邦出版CEO何飞鹏对于行业内团结的力量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台湾也出现过数字版权保护的难题,我们特别怕数字出版产业走上数字音乐的老路,当所有的版权保护没有了,整个音乐市场就彻底被毁坏,现在音乐市场只剩下现场演唱会,CD是没有人会买的。”何飞鹏亲历了台湾数字出版联盟的成立,这一联盟将台湾的内容业者、硬件业者、软件业者、网络业者、电信运营商等全局的人团结在一起,一旦出现版权侵犯,台湾数字出版联盟将作为主体进行调查,并联合执法部门打击版权侵犯的各种活动。“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一旦形成这样一个联盟,那么单个进行版权侵犯的企业很难同整个行业抗争,因此大部分会遵守行业秩序,维护行业环境良好发展。”何飞鹏表示,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整个台湾的阅读产业或者是繁体中文的阅读产业有一个非常健康的循环系统,不会有很大的对手欺负同业,不会有上游业者欺负其他的同业。
气象
手机阅读
这匹马不“黑”
就在电子书市场一片腥风血雨、为争夺份额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手机阅读却已经悄然“蚕食”这一市场,并占据大片市场份额。
在电子书产业峰会上,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编傅晨舟表示,设在杭州的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两年内运转良好,带来不菲的效益。实际上,自2009年2月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建立以来,一直颇为低调,但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当年8月开始规模商用,10月1日陆续在8个省开始,2010年1月1日的时候开始全网计费,在2010年5月,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全网商用。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以及超过亿人用户群体,是任何电子书厂家所无法媲美的。更为重要的是手机事实上已经成为最普遍的阅读工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说,“许多专家告诉我,现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基本的阅读方式就是手机,可见目前远远不止8000万手机阅读的读者”。
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步伐一直在加快,傅晨舟表示,在版权运营上,目前在确保100%正版的前提下,阅读基地已经和近百家内容、服务提供商签约合作,完成图书入库超过15万册,与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目前已经覆盖了开卷、当当等综合榜单,除Web之外的图书70%以上的覆盖率。在2010年,有207本新书尝试在其手机平台上首发。
看来,手机阅读正成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电子书阅读形式。
标准
电子书产业新概念
给市场“划道儿”
“电子书无非就是三类,我们进行了一下归纳,就是叫电子书1$.$0、电子书2$.$0和电子书3$.$0。”在首届电子书产业峰会上,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三国对于电子书进行了如此的划分。
看似平淡的标准,但实际目前,无论是业内企业,还是专家学者,对于电子书都没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界定。长期研究数字出版市场的程三国此次在峰会上发布了首个《2011中国电子书产业研究报告》,“报告”清晰地将电子书划分为上述三类。“电子书1$.$0等于纸质书电子版;2$.$0等于原生电子版;3$.$0等于增强型电子版。”程三国解释道,电子书1$.$0是目前电子书市场上的主流;2$.$0是先出电子版或者只出电子版的电子书,目前并不是很多,最典型的就是盛大文学为代表的原创网络文学;3$.$0是指结合了声光电,加上声音、互动和游戏的全媒体阅读形式,以苹果商店中的部分电子书为代表。
“这三个是完全不同的产业链。”程三国强调说,它们背后的商业模式、产业链和产业逻辑其实有非常深的差异,比如说从内容特色、出版类型、版权要求、编辑制作、技术条件、阅读终端、创作群体和读者群体上其实都有差别。
程三国同时指出,目前中国的电子书市场还是停留在1$.$0阶段,而1$.$0是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出版的一个桥梁,如果转型不顺利,电子书产业很可能就如中国数字音乐产业一样陷入泥潭。因此,业内必须对电子书的概念有清晰的把握。
政策
“十二五”扶持
5-8家数字内容平台
随着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广泛推广,数字内容方面已经开始呈现喷薄式增长,但是海量的数字内容却缺乏可靠而足量的平台发布,平台之争将成为未来电子书的一个焦点领域。
“建立内容资源平台已经成为发展电子书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数字出版处副处长王强在电子书产业峰会上反复强调,然而现在国内的内容资源平台有几个症结:一是内容分散,二是规模有限,三是市场混乱,四是盗版频繁。因此,王强指出,推动建立国家级的数字内容平台将是未来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关注的工程。
“在数字出版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里面已经明确提出,要建成5到8家集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为一体的海量图书内容投送平台,这个可能政府会有意识地去推动和扶持一些,至于哪些符合条件,哪些具有成长空间,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王强表示,新闻出版总署正在考虑研究起草《数字出版内容平台暂行管理办法》,而出版总署也希望每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做好自己的定位,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共同来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
同时,王强还表示,电子书产业要形成商业模式和完整的产业链,必须有个明确前提,就是要建立统一的标准。“我也是全国出版物发行技术委员会行业标准会的成员,我们已经出台和发行的行业标准有十几个。电子书数字出版的行业标准还在开发研究,可能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出来。”王强最后表示,全国的平台和全国的产业链是势在必行,尽管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但“十二五”期间,这将是针对电子书行业的重要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