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市场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三好同学刚刚说过:对印刷圈来说,2020年很难,2021年或许更难。
未曾想,一组来自造纸行业的数据,让三好同学又开始困惑了:2020年,印刷圈真的有那么难么?
4月30日,中国造纸协会在官网发布了《中国造纸工业2020年度报告》。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1260万吨,同比增长4.60%;消费量11827万吨,同比增长10.49%。
这组数据之所以让人意外,不是消费量比生产量增速高出5.89个百分点,而是全国纸及纸板消费量超过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根据三好同学掌握的数据:2011-2019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量走势跌宕、欲振乏力。
在此期间,消费量同比增速的高点出现在2011年,为6.31%;低点出现在2018年,为-4.20%。
2019年,全国纸及纸板消费量为10704万吨,比2011年的9752万吨仅增长了9.76%,增量为952万吨。
2020年,消费量高达10.49%的同比增速,不仅创出了近十年的高点,而且带来了1123万吨的增量,超过此前九年的增量之和!
我国纸及纸板消费量变化情况
问题是:在每年1亿多吨的纸及纸板消费量中,除了占比不到10%的生活用纸,绝大部分都用于印刷包装领域。
2020年,在印刷圈明显承压的情况下,纸及纸板消费量为什么会同比大涨?
在这里,不妨再回顾一下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规模以上企业2020年的主要运营数据:实现营收6472.3亿元,同比减少5.2%;利润总额416.2亿元,同比减少5.7%。
纸及纸板的消费量在增长,印刷圈的营收却在下降,看上去是不是让人很困惑?
主要纸种消费量全面向好
为了弄清让人困惑的表象背后可能的真相,三好同学扒了扒主要纸种消费量的变动情况。
结果发现:在印刷包装用主要纸种中,除了颓势难以挽回的新闻纸,其他品种消费量均表现为同比增长。这样的情形,在过去三年中还是头一次。
为了更精确地反映印刷包装用纸消费量变化情况,三好同学用全年纸及纸板消费量减去生活用纸消费量,剩下的消费量即使不是全部用于印刷包装领域,也应该是绝大多数。
按照这一算法,2020年全国印刷包装用纸消费量约为10831万吨,比2019年的9774万吨增长10.81%,增量为1057万吨。
在主要纸种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箱纸板和瓦楞原纸。这两个纸种的消费量分别达到2837万吨、2776万吨,同比增长18.06%、16.93%,贡献增量434万吨、402万吨,合计占印刷包装用纸消费增量的79.09%。
箱纸板和瓦楞原纸主要用于生产瓦楞纸板,终端产品以瓦楞纸箱为主。看上去,像是瓦楞纸箱行业的旺盛需求,推动了2020年印刷包装用纸消费量大涨。
2020年纸及纸板生产量和消费量情况(单位:万吨)
在其他纸种中,表现较好的还有白纸板,消费量达到1373万吨,同比增长7.52%,贡献增量96万吨。
在白纸板中,涂布白纸板占了大头,消费量为1292万吨,同比增长6.25%,贡献增量76万吨。
如果三好同学理解得不错,近一年来行情火爆的白卡纸就被包括在这一类别中。
从这组数据看,在以纸代塑的风口之下,白卡纸的消费量的确有所增长,但似乎并不像想象得那么迅猛。
以铜版纸为主的涂布印刷纸,消费量为571万吨,同比增长5.35%,贡献增量29万吨。
其中,铜版纸消费量为556万吨,同比增长3.93%,扭转了此前两年连续下滑的局面,贡献增量21万吨。
作为书刊印刷的主力纸种,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消费量为1783万吨,创出2011年以来的新高,也许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同比增长1.94%,贡献增量34万吨。
2020年不同纸种消费量增长情况(单位:万元)
包装用纸消费量为718万吨,同比增长2.72%,贡献增量19万吨。
这里所说的“包装用纸”应该是相对狭义的。因为按照通常理解,白卡纸、瓦楞纸板等也多用于包装。
特种纸及纸板的表现也十分不错:消费量达到330万吨,同比增长6.80%,贡献增量21万吨。
特种纸市场向好,从相关企业的资本动作中就可见一般。
继主要生产食品包装纸、格拉辛纸的五洲纸业于2020年10月成功上市后,同样来自浙江衢州,主要生产医疗和食品包装用纸的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于5月25日披露了招股书,冲刺创业板上市。
2020年,恒达新材实现营收6.72亿元,净利润8979.20万元。
此外,其他纸及纸板消费量为268万吨,同比增长18.58%,贡献增量42万吨。
印刷包装用纸消费量为什么逆势上涨?
对这个问题,最容易联想到的答案是:印刷包装行业订单向好,从而带动纸及纸板消费量增长。
问题在于,一旦做出这样的假设,就不得不面对三好同学在开篇提出的困惑:2020年,印刷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收实际上是下滑的,剩下的数量众多的规模以下企业即使形势向好,恐怕也很难支撑起印刷包装用纸消费量超过10%的增长。
也就是说,纸及纸板消费量的增长,与印刷圈营收下滑的走势相矛盾。
当然了,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也并非完全找不到可能的合理解释。
比如,印刷包装产品的销售价格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就可能会出现产量和用纸量上升,但营收减少的情况。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纸及纸板价格一度大幅下挫,就放大了印刷圈营收下滑的幅度。
不过,在这半年时间里,除了少数跟疫情有关的需求,多数印刷包装产品的订单量无疑都处于承压状态,整体出现订单量上涨进而带动纸及纸板消费量向上的可能性很小。
到了下半年,市场订单逐步恢复,纸价却又开始持续快速上涨。因为印刷包装产品销售价格下滑,导致纸及纸板消费量与营收走势逆向而动的可能性也很小。
更重要的是,从各纸种的表现看,2020年纸及纸板大涨的主要推手是箱纸板和瓦楞原纸。但网上有消息引用国家统计局数据表示,2020年1-11月,我国瓦楞纸箱产量为2800.8万吨,同比下降3.64%。
最主要的终端产品产量在下滑,箱纸板和瓦楞原纸新增的836万吨消费量,都用到哪里了呢?
所以,2020年纸及纸板消费量的逆势大涨,真像是一道谜题。
相对而言,白卡纸消费量的增长,似乎更容易找到合理的解释。
白卡纸主要用于药品、香烟、食品、化妆品等包装彩盒的生产。在疫情之下,医药、卷烟、食品等主力下游行业稳中有升,同时又新增了口罩等疫情防护用品的包装需求。再加上各地不断加码的禁塑令,白卡纸在外卖等领域的应用空间逐渐被打开。
因此,包含白卡纸的涂布白纸板出现6.25%的增长,并不算出人意料。
在各个纸种中,铜版纸消费量的增长最让三好同学感到没想到。
正像在《纸厂、印厂冰火两重。及铜版纸生产、消费量连续下滑背后,商业印刷市场面临的挑战》中说过的那样,约有六成左右的铜版纸被用于商业印刷领域。
过去这些年,由于无纸化对商业印刷的冲击,我国铜版纸消费量低位震荡、欲振乏力,2019年更是出现7.92%的下滑,降至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535万吨。
2020年,在疫情之下,商业印刷市场的下滑是显而易见的。可铜版纸消费量却增加了21万吨,同比增长3.93%,是不是有些意外?
涨跌都能赚,印刷厂的买纸经济学
疫情之下,印刷包装用纸消费量的逆势增长,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三好同学注意到,《中国造纸工业2020年度报告》给出的“消费量”,实际上是表观消费量。
什么叫表观消费量?就是当年产量加上净进口量。因为实际消费量很难取得,因此统计上经常用表观消费量来判断一类产品的市场景气度。
按照这个口径,2020年纸及纸板消费量的增长,实际上主要得益于净进口量的扩大。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进口纸及纸板1154万吨,比2019年的625万吨增加了529万吨,升幅达到84.64%。
与此同时,纸及纸板出口量为587万吨,比2019年的686万吨减少了99万吨,降幅为14.43%。
一升一降,净进口量增加了628万吨,占纸及纸板消费增量的55.92%。
其中,箱纸板和瓦楞原纸又合计新增了416万吨的净进口量。
为什么会这样?有一种可能是:随着全面禁止外废政策的推行,国内开始通过进口成品箱纸板和瓦楞原纸,弥补限制外废带来的需求缺口。
同时,也不能排除部分企业在国外将废纸粗加工成符合要求的纸板,进口到国内作为生产原料使用。
也就是说,国内纸及纸板消费量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被放大了。
对铜版纸来说,在产量同比减少30万吨的情况下,消费量还有21万吨的增长,主要是因为2020年铜版纸进口增加了3万吨,出口减少了48万吨。
至于出口的减量是不是真正转化成了国内的消费量,其实要打一个问号。
对部分纸种来说,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2020年,受疫情影响,纸价一度大幅下挫。自下半年开始,部分纸种的价格开始持续上涨,但除了白卡纸,包括铜版纸、双胶纸在内的多个纸种,到年底的价格水平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在市场看涨预期强烈的情况下,不能排除部分印刷企业在年底加大了纸张储备的力度,从而带动了部分纸种消费量的增长。
这让三好同学想起了前些日子听到的一个例子:有印刷厂老板感叹说,赶上这一波纸价上涨,坐在那儿就赚了几百万,比搞印刷赚钱容易多了。
纸价下跌的时候,印刷企业成本下降、售价不变,就能多赚钱。这一点很好理解。
纸价上涨的时候,成本上涨,这家印刷厂为什么能坐着赚到几百万?主要原因就是:这位老板在纸价上涨前,储备了大量纸张。
由这位“坐赚”的老板,三好同学又联想到另外一位圈内老板的买纸“经济学”:只要运作得当,纸价涨跌印刷厂都有可能赚到钱。
因为纸价上涨,看似对印刷厂压力很大,但如果预判准确、提前储备,就有可能获得纸张价差带来的成本优势和额外盈利空间。
同时,在纸价过快上涨时,印刷厂也更容易实现对下游客户的提价。在这同时如果辅以到位的成本控制,自然也就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利润。
当然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当中,要准确判断纸价的涨跌转换,并不是十分容易。操作不当,不赚反赔的情况也不鲜见。
同时,只有准确的预判还不够,还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才可能稳准狠地抓住市场的买入点。
好了,就说到这里。最后,还是祝各位老板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