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览,对“书籍设计”的界定是“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境界中,感悟著作者生命呼吸的微妙体会”,“为读者创造真、善、美与景、情、形三位一体的阅读书境”。但刘静称,对业内某种“设计主导一切”的理念,自己持保留意见。“图书设计,毕竟不是纯艺术,是为强化图书的阅读功能服务的。它是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便利性。”事实上,有些书籍设计,不但不能增强图书阅读的便利性,还“为阅读者增加了麻烦”。
其一,“模糊视听”,不便于读者挑选——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封面设计游离图书内容较远。“一部传统文学作品,非要穿上盗墓小说的外衣。有些关于文物古迹的书,设计得看上去像是摇滚乐的。你让人怎么考虑购买?”据刘静透露,在出版界,甚至有图书因为“过度包装”滞销的现象。“你的设计太前卫,读者接受不了。这是出版资源的一种变相浪费。”
其二,一味追求创新,不方便读者阅读——“以为新、奇、怪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刘静举了个例子,“按照常规,应该是字距小,行距大。但有些设计者,字距比行距还要宽,给人视觉上形成‘竖排’的错觉。设计者不但不考虑读者阅读习惯,还沾沾自喜,别人从没这么设计过。”“有些版面排的,读者知道上段文字在这里,下段文字在哪儿就不知道了。”
其三,提高购买成本,抬高书价。“有些图书设计,纯粹从设计者或出版商个人喜好出发,增加了消费者要购买的阅读成本。除了一些经典图书的收藏版,日常销售的书,真的没有多大必要。”
刘静称,国内的图书设计,与西方成熟的图书设计区别很大。据他介绍,莱比锡书展,每年都评选“最美的书”。“那些书曾来中国展出过。有些设计,在国内某些人看来简直就是‘毫无设计’——那些设计者的重点,就在文字排列上,看文字排列是否符合人的阅读节奏,是否让人的阅读行为变得更轻松。”
此外,作为图书设计者,刘静还表示,自己“一见腰封就烦”。腰封,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传入,也称“书腰纸”,是包裹在图书封面的一条纸带,本用于精装书籍,起到保护书皮封面的作用。近年来,平装书加腰封渐成风尚。“腰封基本上与阅读本身无关,多为书的广告。做得靠谱的,让人有翻开书的欲望;不靠谱的,让人倒胃口。我现在对‘你一定要读的……’、‘不可错过的……’、‘《××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含泪推荐’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