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我国包装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触目惊心的是大量技术含量高的成套设备仍依靠进口,每年大量的外汇用于进口成套的高端设备。如塑料薄膜双向拉伸设备,一条生产线就近1亿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到目前为止,国内相继进口此类生产线110条。除此之外,还有乳品业大量使用的无菌包装盒、灌装设备几乎都为瑞典利乐公司一家提供。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包装机械对国外高端技术的过度依赖,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包装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差距到底在哪里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何南至认为,与国外相比,我国机械制造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上。他分析,我国的技术研究力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科学研究所,二是大专院校,三是企业内部的科研机构。目前科学研究所要求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临向企业化的方向转变,开始无法顾及技术性的开发与研究;大专院校也有创收任务,没有精力作一些技术性研究;而企业的技术力量本身就是依附生产,因此进行开发性研究就面临着科研技术力量和实验室装备两方面的限制,而一种新技术若不经过科研所的前期开发是无法直接应用到生产的。
“像高压杀菌等世界尖端技术,我们目前还没有人去开发,这种前沿技术的开发既需要知识上的投入,也需要装备上的投入,企业不愿投入,科研机构又没有力量,长此以往,将会使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何南至说。
针对此种现状,有专家认为,中国包装工业应该从实际出发,走引进技术且与自主创新结合的道路,很难完全靠自主创新去发展。我国的包装业是靠着比较优势走上发展道路的。一是汉字信息处理的优势;二是人才的优势。如果从综合制造水平,去跟国外制造商硬拼,是不行的。包装机械自动技术所涉学科众多,“有些企业可自行解决,有些则必须和有关专业企业或研究院联合解决。至于环保产品攻关涉及面更广,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还很不够!”该专家指出。
机电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目前食品包装机械竞争日趋激烈,未来的食品包装机械将配合产业自动化,促进包装设备总体水平提高,发展多功能、高效率、低消耗的食品包装设备。
据了解,传统的包装机械多采用机械式控制,如凸轮分配轴式,后来又出现了光电控制、气动控制等控制形式。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日益提高,对包装参数的要求不断增多,原有的控制系统已难以满足新形式的发展,而将集机、电、气、光、生、电磁于一体的机械电子设备用于食品包装机械,在设计时着力于提高包装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将包装机械的研发与计算机结合,就可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