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6月新增信贷5600亿 政策微调时间窗浮现
PrintHR2010-07-07浏览量:386
5600亿元!这是本报记者获得的6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最新数据。
由此,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量达到4$.$58万亿元,“上半场”调控基本达到目标。
股份制银行为此做出很大“牺牲”。来自股份制银行的数据显示,6月份,12家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增量仅为600-700亿元,环比大幅缩水。一家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的上市股份制银行甚至早在6月20日就关闭了贷款审批系统,以防止分支行在季末时点冲高贷款,给自身的存贷比造成压力。
虽然6月信贷未出现明显的“时点冲高”,但多家中小银行反映了另一个严峻的事实——信贷需求不足。不过,交通银行(5$.$95,-0$.$03,-0$.$50%)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三季度以后,信贷形势会有所改观”。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信贷同比少增近2$.$8万亿元,彰显了信贷闸门在“调结构”中的作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均得到有效限制,而这些正是09年天量信贷的“受益者”。
有专家指出,下半年经济增速或出现下降,但不一定意味着衰退。由于当局对宏观经济高度关注,经济二次探底不会出现。
激战6月:存贷款扛大旗
7月6日,某大行资金部人士表示,6月份新增贷款在5600亿左右,基本按照监管层设定的“3:3:2:2”的信贷节奏进行投放。
这意味着,上半年新增贷款规模为4$.$58万亿元,符合信贷调控的总量及进度要求。因为按照今年全年信贷增量控制在7$.$5万亿元的目标和季度“3:3:2:2”的分布格局,上半年的贷款增量应为4$.$5万亿元。
实际上,一季度的信贷增量比计划目标超了3000亿元,但二季度没有重蹈覆辙,源于监管部门适时的“窗口指导”。消息人士称,4月份前后,约有3家全国性银行领到“黄牌”,并被施以暂停市场准入等监管手段,效果立竿见影。
以6月份5600亿元的贷款增量结构来看,股份制银行的贡献甚微,不足700亿元,而大行的增量可能持平于前两个月的3000亿元,剩下的2000亿元来自于地方银行业机构。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根据总量和节奏控制的要求,今年信贷增速被要求控制在22%,其中,上半年应控制在13%之内。
目前,这一要求“圆满”完成。7月6日,某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据同业交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贷款增量约为7000亿元,增速11%,落入监管要求之内。其中,深发展的贷款增速最低,不超过5%,与其资本约束有关,其他的主要股份制银行均在11%左右。
多位股份制银行人士直言,去年下半年约束信贷冲动的“尚方宝剑”是资本充足率,而今年则是存贷比。这也可以解释,为何4、5月份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增量均为1180亿元左右,但6月份仅为六七百亿元,规模明显下滑。
“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都比较高,为了控制存贷比,各家银行从6月中旬开始抢存款,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压贷款。”一家上市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透露。
商业银行存款压力之大,从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招投标(下称“国库现金招标”)可窥一斑。今年上半年,通过6次国库现金招投标,央行向银行体系注入2000亿元,期限在3个月至9个月不等。
高压之下必然出现非理性行为。今年1月份,6个月期国库现金招标的中标利率为2$.$92%,此后拾级而上。6月24日,第六期的中标利率高达4$.$2%,较第一期的涨幅近44%。
“国库现金招标是一种救急行为,有些银行存贷比压力较大。”一家中小银行资金部负责人说,该行曾参加了6月24日的招投标,因投标的利率较低,铩羽而归。
由于存贷比压力太大,情急之下,一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干脆于6月20日关闭了贷款审批系统,防止分支行利用最后10天“冲贷款”。
眼下股份制银行可以长舒一口气,因为6月末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基本都在75%以下。上半年股份制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增速达到14%,高于信贷增速3个百分点,由此拉低了存贷比的水平。
信贷需求迷局
今年二季度,新增贷款规模从4月份的7740亿元、5月份的6394亿元,再到6月份的5600亿元,呈现递减趋势。但一位地方商业银行人士表示,从总行层面讲,信贷额度控制一直都存在,6月份并没有系统性收紧,新增贷款较小,除了与信贷额度控制有关外,更主要来自信贷需求的减弱。
两位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认同上述判断。前述上市股份制银行人士称,清理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和土储机构、“两高一剩”行业,以及“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这些对贷款需求均有影响。
6月18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与其交流的银行人士对今年贷款增量能否达到7$.$5万亿元表示疑问,因为按照现行的各项政策,去年储备的项目中,有60%都不能贷款。
此外,某股份制银行来自浙江省的调研发现,中小企业用于扩大库存的贷款需求也出现下降。
莫尼塔银行业分析师祁益峰向记者表示,根据其最新调研,6月份,地方信贷需求并不是很好,1-5月份信贷需求环比扩张趋势比较明显,但6月份需求改善的趋势被打断了。“尽管没有大的下滑,但有一些地方信贷需求出现下滑。”
在6月的最后几天,一些银行还在为贷款限额未用完而犯愁,票据市场可见端倪。
中国票据网显示,6月25日至7月1日之间,转贴报价以买入为主,报价金额425$.$05亿,占总报价60%,而此前数周一直是卖出报价为主。直贴市场上,利率也冲高回落,6月28日前后达到峰值,6%左右,但29日开始回落,当日降幅高达14%。有银行人士向记者证实,为了用足贷款限额,该行于6月最后几天做了一些票据贴现。
不过,信贷需求不足存在结构性差异。6月份,国有大行信贷投放并未受太多影响,个别分行甚至感觉信贷需求比较大。
某国有大行北京分行人士介绍,6月份,该行资金压力和信贷压力都比较大。“连我们自己都没搞清楚6月底为什么贷款需求量突然大增,好像贷款规模不够用,非常紧张;虽然今年整体比去年紧张,但6月份比前几个月要严重。”
上述大行人士分析,6月底,来自国企、央企的信贷需求比较大,但尚不知具体原因。不过,有需求未必表示贷款能放得出去。“企业着急要钱,分行有冲动,但总行有管控。”上述银行人士表示,“一旦额度用满,总行信贷审批系统会自动关闭,分支行就很难授信。”
“出现结构性差异,主要是看客户结构和营销能力,客户结构合理、营销能力强的银行,贷款还是能够放出去。”连平表示。
虽然有些银行感觉贷款需求不如一季度那么旺盛,但连平认为,这种状况不会一成不变。以国际市场为例,这轮冲击之后,欧洲市场开始稳定,美国市场也在走好,外贸及相关行业的贷款需求会出现增加;“三季度以后,信贷形势会有所改观”。
兴业银行(23$.$18,-0$.$08,-0$.$34%)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在财政、投资政策方面,除已开始的地方债和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加速外,在6月末完成融资平台清理后,预计会允许项目此前已上马、操作透明规范、具有还本付息能力的融资平台继续向前推进;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也会加速推进,确保全年任务务必完成。这些必然催生新的贷款需求。
政策微调时间窗口浮现?
信贷闸门收紧的背后,是天量货币供应给宏观调控带来的潜在压力。
据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郝大明分析,尽管2010年上半年信贷投放控制较紧,但货币量很大,从M2与GDP、贷款余额与GDP之比看,2010年1季度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夏斌表示,面临产能过剩、房市泡沫的新风险,需要采取紧缩政策,所以不能期望中国经济出现过快增长;在全球包括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都比较滞缓的背景下,加上市场和外需等方面的问题,相对于今年一季度11$.$7%的高增长,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下降2到3个百分点的心理准备和政策准备。
“但相对于一季度的高增长,下半年的增速下滑,并不意味着衰退。”夏斌补充道。
7月2日,高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将2010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预测由之前的11$.$4%下调至10$.$1%。其认为,在政策立场调整之前,2010年二季度及三季度GDP环比增速可能将下滑至8%甚至更低水平。
高盛还预测,从8月份起的三个月中,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应足以令政府改变政策立场。
鲁政委则表示,对于基本面,由于宏观当局的高度关注,中国经济年内应无“二次探底”之忧。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调,只是降低了通胀风险。
政策层面,“基调不变,操作向松微调”。鲁政委判断,在第二季度末对下半年宏观政策重新定调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调不会调整;但会对前期过广、过猛的投资信贷收紧进行微调。